点击底部练笔按钮
参与征文赢现金大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本题属于二元观点材料类作文。材料内容是一段关于“被定义”与“自定义”的讨论。
材料第一句提供的信息是论题的背景——“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也就是说,人生于世,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是无可避免的。
第二句进一步谈到对“被定义”与“自定义”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怎么做”。
对待“被定义”,我们要“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
要先辨别,再为自己的提升助力。这意味着“被定义”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利弊参半的,需要判断后再选用。破题时,可将“被定义”理解为社会期待、身份认同,或贴标签、刻板印象等。
而对待“自定义”,我们要“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这意味着“自定义”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要用自己的方式内化和理解他人的评价,选择符合自我的方式和道路来成长。“自定义”对于个人来说,是坚定自我,走自己的路;对于国家来说,是明确发展道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意味着命题人对二者的关系更倾向于“既要又要”,所以在具体论证时不能只谈一方,完全舍弃另一方,可以平衡地看待二者的关系,或者在辨析后适当地偏重一方。
从议论文的论证环节来看,题干中“是什么”和“为什么”实际上是缺失的,需要我们进一步补充。由此可见,解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被定义”和“自定义”?二者间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用材料所说的态度来看待“被定义”和“自定义”?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论述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被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人、社会、国家对某事某物的定位和评价。在日常生活中,“被定义”无处不在,亦无法避免,它是我们确立自我身份的一个参考坐标系。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世界这张巨大的关系网络里,我们依靠着与他人的联系而存在。借由这些关系,我们”被定义“在不同的身份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是某人的儿女、是某人的同学、是某人的学生、是某市的三好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签,我们才得以进入对应的社会体系中。古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今,我们也处在不同身份中,受到身份的约束。这些约束有时是正面的,比如对一个职业的要求、对时代新青年的要求等,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有时也是负面的,比如刻板印象、地域歧视等。甚至有时,我们还容易沉浸在一些标签中,而不去思考标签是否合理,是否适用,比如“斜杠青年”“佛系青年”等。因此,综合来看,“被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身份认同,了解自己的定位与责任,但也不能全盘接受,需要辩证看待。
“自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也就是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自定义”是自我身份认同中的一环,当我们认可了自己的某一个身份,就会开始按照这个身份的职责来要求自己。一般来说,积极的“自定义”是一种积极暗示,是一种正向驱动力,是一种对社会身份的体认。认可一个身份,就会按照身份对个体的要求去努力,并长久地保持。但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大部分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自定义”,这时可先借助“被定义”确认自己的位置,等到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后,再判断“被定义”与自己是否匹配,进行辨别筛选,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建立自己的身份。由此可见,定义是浮动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思考,保持批判,在每个阶段建立起合适自己能力和期望的“自定义”。
在对定义及其关系的理解上,还可以拓展延伸到社会、国家的层面,一个国家的“自定义”“被定义”对国家发展道路、大国形象等的影响。也可以更具现实关怀,关注社会现象,延伸谈到不好的“被定义”对个人“自定义”的消极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二元论倾向来切入解题。
①偏向“被定义”
每个在社会中的个体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结合新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谈一代人有一代人之责任与担当。要让”自定义“迎合和国家发展对青年人的”被定义“,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②偏向“自定义”
可以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懂得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才能为之驱动。因此,从个人发展成长来看,要先进行“自定义”,先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人,接纳自己,才能更加坚定地、辩证地看待外界的“被定义”。
③平衡二元
结合现实生活中“贴标签”“站队”“刻板印象”“成见和歧视”等现象,可以谈到“定义”的多元化。要在自我和他人的定义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质疑,对定义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④先“被定义”,再“自定义”
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未完善,很多时候我们的“自定义”也只是一种“坐井观天”。因此,我们可以先借助”被定义“进行发展,采纳他人的意见,汲取他人经验中的养分,助力”自定义“的发展。
▎立意参考
1. 自定义真我,拒绝全盘被定义
强调“自定义”对自我塑造的关键作用,修筑完整的内核,才能既不人云亦云,也不全盘肯定或否定,辩证地看待“被定义”,用“被定义”来完善“自定义”。
2. 从被定义到自定义,塑造独立自我
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在众多标签和评价中理解自我,确立自我的过程。无论“被定义”是好是坏,都有其价值,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借用“被定义”辅助进行“自定义”。
3. 勇担时代责任,成就有担当的自我
可以从个人成长入手,强调要在综合“被定义”与“自定义”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找到“自定义”与“被定义”相符合的部分,构筑自我。
最新、最全的专业解析就在纸条app!本次纸条杯高考作文大赛搜罗了全国各地的作文真题,任君挑选~
无论你是刚出考场的真英雄,是即将直面高考的小可爱,还是离开中学时代的文字爱好者,都可以来练练笔呀!期待你们以笔为刀剑,斩获纸条君精心准备的丰厚奖项!(积分个人战,1~10名都有奖,最高现金¥888元(✧◡✧))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