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高中练笔展示:读书有啥用

愉悦精神、休憩心灵、促人深思


高三学生小明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明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让他领略到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周末休息,小明与室友上学校图书馆阅读,室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甲:晒读书有啥意思,晒美食不是更实在更有意思!

网友乙: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已经问世,只要你输入问题,它就会生成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既然这样,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

网友丙:高三了,时间紧任务重,一周学习身心俱疲,去图书馆读书有个啥意思,不如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要求:请你以一位高三学生的身份针对材料中某一位同学的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联系现实,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回顾↓↓↓

高中练笔:读书有啥用?

高三学生小明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明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


本次练笔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题干观点进行批驳,并论证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小纸条对于“读书”这一话题颇有心得,也能从读书对个人的意义拓宽到对社会、家国的讨论上来,很棒。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问题一:文体不明

驳论文一般采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的方式,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部分小纸条对于驳论文的写作模式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具体论述时,部分小纸条是按照之前写观点类材料作文的方式展开的,没有直接批驳,而是采用开头设疑的方式去推进。

直接论述自己的观点。驳论文的写作过程比较像自我辩论,先破后立。但也需要注意不能不假思索地直接否定,会显得逻辑链条缺失,思考浅显。可以多采用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用“诚然……”“尽管……,但是……”“不可否认,……,但……”等句式更好地衔接批驳与自己的论证。


问题二:论证生硬

“读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在论证时,大家很容易不加思考地便提出一些观点进行论证,如:“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不可不读”“书籍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等。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没有问题,但是直接提出就太过生硬了,像是在空喊口号,缺乏内涵。其实,大家可以尝试发挥想象,与具体的读书体验建立联系,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可以使得平淡无奇的观点变得更优美,更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阿君更期待能够在言语间真正看到小纸条们对读书真挚且热忱的喜爱。

如练笔解析中的这句:

我们没法在书本里淘出什么钞票来,但我们能在千百年前的文人墨客的文字里淘出同一份望月怀远的愁绪,淘出同一份金榜题名的欣喜。

又如小纸条@杳北海文中的这句:

捧起一本书,捧的也不止是一本书,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历史。

说个题外话,“思辨生活化,生活思辨化”是目前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细心的小纸条应该能发现,近期的练笔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本次选择探讨“读书与AI”的练笔作品比较多,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选择另外两个方向进行写作。



履思疑之径,觅读书之义

文/暗叹梨花开

  “读书,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当莫言执笔落下读书的意义,博尔赫斯设想“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倏然不觉间,“读书改变命运”已成为了全社会的公理。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如今,ChatGPT等AI工具的出现,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作为高三学生,我们不禁存疑:方便快捷的AI问答和传统的读书求知,究竟何者更胜一筹?

  存问AI仅得知,求索书中其义宽。无疑,在知识获取的速度和效率上,AI占据着绝对的上风。然而,读书仅是为了求得知识吗?并不尽然。观网络小说之靡滥,鸡汤式文学的流行,当下,除了少数知识类的书籍之外,“读书”更成为了一种使人们精神愉悦、心灵休憩的新型休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读书”更加强调作者读者间情感的碰撞以及文字美感的触发。显然,这在ChatGPT的机械回答中是难以体现的。另外,如苏子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一个人精神的丰润、气质的构建、内涵的滋养是AI给出的概念名词里不可能具有的,这也即是“读书”所独有的精神意义。一言蔽之,若将AI问答比作海面的浮冰,则读书之义便如水面之下巍然的冰山。

  识海茫茫思作楫,弃疑求解难行舟。当无心者以AI与读书作比之时,问题的指向就已凸显:读书被工具化了。将读书视为求知的工具,反映出信息时代下人们问题意识的缺失。面对AI生成的“近乎完美的答案”,我们欣然接受,甚者竟由此发出“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之叹,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君可见,读《大林寺桃花》,沈括之思是晚开的山寺桃花;读《水经》,苏子之思是窾坎镗鞳的石钟之鸣。自古而今,思考这一人类所特有的品质,在阅读中存在和发展。提问AI者弃疑求解,是对思考这一必要步骤的主观省略,也即是抛却了思想的苇草。是以刍荛之见观之,看似无可挑剔的AI正解,也恰恰是对人自身问题意识的剥离。

  把握二“问”求创新,善凭快楫争上流。趋行于尼尔·波兹曼笔下技术垄断的时代,提倡读书,并非意味着对AI的全盘否定,AI之楫为辅,亦可助行读书之舟。应强调的是,要用好ChatGPT这类辅助工具,一须先思而后问,二须知解而再问。简单来讲,第一“问”是对问题本身的思考,第二“问”是对AI解答的质疑。在庞大数据库寻找正确答案的AI,不会脱离现有知识的范畴;读万卷书而不思不创,亦不可奢求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此,凭AI之楫,读书致知、思考存疑、实践解疑,吾侪方能争得创新之上流。

  履思疑之径,觅读书之义。识海茫茫,唯思以自渡,唯疑可求真。以书为媒,觅一知以处变,觅一情以自愉,觅一思以求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清晰,分析深入。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述方法,先肯定AI的优点,再指出相较AI,读书具有愉悦精神、放松身心,促人思考等多方面作用,明确了应把读书放在主体地位的观点,接着进行观点修正,提出解决方案——以个人阅读、思考为主,以AI为辅,共同促进实践创新。全文论证角度丰富且深入,展现了作者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升格建议:

①修改议题,使文章前后内容逻辑相符。

文章开头将论述的重点放在“方便快捷的AI问答和传统的读书求知,究竟何者更胜一筹”上,对比点在于“AI问答与读书求知”。在这一议题下,文章需要论述的是读书求知比起AI问答有什么好处,AI问答比起读书求知有什么劣势。(其实,将“读书”限定在“求知”上,本身是对读书作用的窄化)从后文来看,论述完全脱离了这个议题。

建议将首段尾句改成:

在AI迅猛发展的时代,在知识极其方便获取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

如此,可将议题处理成时代背景下,个体行为的求问,为后文的论述留出空间,也能使得议题与后文的论述内容相符。

②摒弃套路化写作,使文章思路更加顺畅。

将文章的分论点置于句首,是大部分小纸条信奉的写作要义。但很明显,这个技巧点并不适用于这篇文章。一来,置于主题段落段首的三个句子表意不明,无法起到让人一眼看到就明晰段落中心的作用。二来,文章采用的是递进论述的结构,刻意地在段首放置3个句子,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阅读的流畅感。

比如,在首段尾句提出疑问后,第二段开头可以直接给出回答。

在AI迅猛发展的时代,在知识极其方便获取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
答案是肯定的。

③优化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整体来说,文章的分析足够深入,但语言表达上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以第二段前半部分内容为例,可以修改成:

然而,读书仅是为了求得知识吗?并不尽然。很多时候,人们读书,是为了在字里行间寻找一份共鸣,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在《巨流河》中,齐邦媛的一句“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像是一滴墨水滴入清水,瞬间扩散开来,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社戏》中,鲁迅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似一曲清远的笛音,总在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正是读书,拨动了人们情感的琴弦,使人意识到何谓生之趣味。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也是一种使人精神愉悦、心灵休憩的休闲方式。



阿君照例为大家找来了几道与这道题类似的作文题,供大家对比参考:

1.2024韶关二模
教育家陶行知在《读书与用书》一文中指出:“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便显了出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2024许平汝名校开学考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黑塞)
黑塞关于“读书”与“接近真正生活”的思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更多优秀范文,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迎风破浪万里,绕行重觅新机》

 内 容 提 要 ▣题目类型:观点类材料作文▣适用主题:迎难而上、顽强意志、创新变通、哲理思辨、青年成长、内在品质▣行文

《敢疑勇拓持信念,收获硕果满盈枝》

 内 容 提 要 ▣题目类型:观点类材料作文▣适用主题:理性思考;敢于质疑;探索精神;开拓创新;拼搏奋斗▣行文思路:▣点



(图片来源于pexels,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