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高中练笔:质疑、理解、成为

2024届高三湖南省九校联考二

在十多年前的电视剧《爱情公寓》中,林宛瑜拒绝男友的求婚,决定追求职业梦想,起初观众不理解,纷纷指责,后来认识到爱情并非人生必需品,便理解了宛瑜,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就是宛瑜。2023年年初,“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在社交平台传开后,“质疑××,理解××,成为××”逐渐变成一个造句格式广泛流行,于是“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还有“质疑班主任,理解班主任,成为班主任”“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等,纷纷出现在网络上。

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人们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人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表征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有什么体验、感悟与思考。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题型辨析

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题。

现象类材料题目一般会在题干中呈现一个社会现象,要求考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类题目需要考生提取现象中的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逐层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只限定范围,并不限定角度,要求考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辨论证。

这道题提到了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人们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时,经历着“质疑、理解、成为”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被描述为人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题干从电视剧《爱情公寓》中林宛瑜的故事引申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不同认知对象的态度和心理转变。在论述时,我们可以从反思、批判的立场出发,围绕这一过程进行发问,对这一现象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剖析和论述。

写作前,要读懂材料,抓住现象核心问题,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合理发散。

 2 题干解读

【写什么】

(1)看清题目要求。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有什么体验、感悟与思考。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说明文章的核心观点要围绕材料阐发,从材料中来,再回到材料中去。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有什么体验、感悟与思考”指出文章思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与新时代年轻人相关。

“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章中体现出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

【怎么解】

(2)给材料划分层次,分析每一层的内容。

这段材料可以分析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材料的第一句。先是描述了电视剧《爱情公寓》中林宛瑜拒绝求婚,追求自我的情节,后描述了观众们对宛瑜从不理解、指责到理解、认同的认识过程。材料的第一层点出社会现象。

第二层是材料的第二句。该层谈到“质疑、理解、成为”这一格式在社交平台上的流行,并点出这种模式从“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扩展到了其他认知对象,如父母、班主任、大妈等。材料的第二层进一步介绍了社会现象的发展,并将其总结为一种人在特定人生阶段认知的成长模式。

第三层是材料的第三句。该层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奠定了文章的论述基调。第三层是材料的关键信息,将“质疑、理解、成为”理解为一个人认知成长的动态心理过程,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联。

综上可以看出,“质疑、理解、成为”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在特定的人生阶段,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会产生的心理过程。题干本身并未提供明显的积极/消极倾向,角度多元,可结合自身理解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怎么写】

(3)思考材料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显而易见,“质疑、理解、成为”这三个关键词及其关系是理解本题的关键。因此,在对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前,要先对关键词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质疑”即提出疑问,指一种不理解甚至怀疑、批判的心理。质疑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为盲目地否定,其二为合理地提出疑问。

“理解”即了解、明白,指顺着条理进行详细分析后明白其逻辑。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理解”一般指明白了人们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与心理动机。

“成为”即变成、变为,指对认知对象接受并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语境下,“成为”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转变,也可以理解成角色扮演的过程,即经过“质疑”和“理解”后。逐渐接受并内化认知对象的特质、思维方式等,并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融入对象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自身。

那要如何理解“质疑、理解、成为”三者间的关系呢?

“质疑”是“理解”的起点。

在认知和学习的过程中,“质疑”可以促使我们主动地进行思考、寻找答案。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质疑”驱使着我们探索未知,思考事物背后的成因、逻辑等。这种“质疑”性的思考往往是“理解”的起点。“理解”是“质疑”的延伸和深化。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弄懂了“质疑”中的疑惑,建立起与认知对象的共鸣,从而消除困惑,达成共识,获得“理解”。

“理解”是“成为”的基础。

“理解”和“成为”构成一种递进关系。在我们对认知对象产生认同和理解时,我们会逐渐接纳这个对象所代表的特质、行为等。最终,个人的“理解”会引导他逐渐向这个认知对象靠拢,进而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和态度,最终由内而外地“成为”认知对象。在这个语境下,“成为”更多指的是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上向认知对象逐步靠近的过程。

(4)对解读出来的内容进行提问、思考。

我们可以按照“现象解读——追根溯源——分析利弊——提出建议”的逻辑对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问。

①“质疑××,理解××,成为××”逐渐变成一个造句格式广泛流行。

思考:这样的句式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和模仿?

②需要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的体验、感悟与思考。

思考:现象背后反映了新时代的年轻人怎样的认知过程?这种句式的流行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和情感表达有何影响?

④“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人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表征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思考:如何看待这种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

(5)思考上述的问题,得出自己的答案,找到立论方向。

①这样的句式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和模仿?

“质疑××,理解××,成为××”是2023年“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之一。这个句式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与模仿,一方面有赖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给了人们一种实在的代入感与认同感。

②现象背后反映了新时代的年轻人怎样的认知过程?这种句式的流行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和情感表达有何影响?

结合句式的具体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发现:

在这个句式中,我们往往会代入某个虚拟角色或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形象的认同或调侃。这种表达有时候是正向的,比如题干中的“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表达的是对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的认同。但这种表达有时候也是一种调侃,甚至只是一种不在意现实道德评判的“发疯”,比如网络上常见的“质疑资本家,理解资本家,成为资本家”等。其背后蕴含的实际上是最朴素的“以暴制暴”价值观,即受到压迫,便成为压迫者。“质疑、理解、成为”看似是对某种身份的认可、理解与接纳,但在这种情境下只是情感表达,与现实无关。但这种对句式的使用方式营造出了一种征服的假象,让人们可以暂时躲避现实的压迫与烦恼,是对现实烦恼的一种消极处理方式。

进一步地,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拆解现象背后的逻辑链条。结合新时代的年轻人的认知成长方式,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质疑、理解、成为”里的认知成长方式。

从正面来看,“质疑、理解、成为”指的是我们心理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就好比《背影》里朱自清对父亲从不满、理解到怀念的心路历程。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质疑”是年少轻狂,也是敢做敢想。“质疑”是对不了解事物的主动思考。只有经过主动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而不只是“人云亦云”。而在“理解”以后,我们便会向着认同的目标前进,“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过去“质疑”的对象,很多时候便意味着对规则的理解与接受,这是人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成长、成熟的路径。

从反面来看,“质疑、理解、成为”对人的成长来说,不一定总是正面的。过渡且盲目的“质疑”便是无脑的叛逆。历经岁月的打磨,从“质疑”到“理解”是成熟,但“理解”却并不一定会通往“成为”。鲁迅说得好:“从来如此,便对么?”成长有时候也意味着妥协与无奈。在认识到现实的不公后,是选择接受,还是选择反抗,也值得思考。

③如何处理这种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

其实本质上要讨论的问题还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成长、成熟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始终坚持自我,也可以选择成为更符合社会期待的成熟个体,更可以在看清世界的真相,看清光芒背后的无奈后,仍选择肩负起一方责任。

在落笔前,一定要理清三者间的关系,明晰自己的角度与态度,更要呈现清楚自己对问题思考的过程。

(6)找准切入角度,展开论述。

确定中心观点后,大家可以由表及里地对“质疑、理解、成为”这一现象展开论述,如,可以谈“质疑、理解、成为”是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分析现象背后的认知心理逻辑,最后回扣新时代年轻人要有目标,有理想,朝着自己的“榜样”前进。

当然,阿君也鼓励大家勇于向观念发起挑战。比如,可以谈“理解”不一定要“成为”,要在认知的过程中保持自我,找寻属于新时代年轻人自己的道路。

角度多样,欢迎大家积极探索,认真思考!

 3 立意参考

1.成长无悔,在质疑与理解后,成为自我

2.成长与成熟:从质疑、理解到成为

3.理解成长的光环与无奈,勇负时代重任

鲁米说:“那些看向大海的人,会成为大海。”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你是否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大海”?在“质疑”与“理解”过后,你会想要成为怎样的“大海”呢?期待大家的作品!


(图片源于pexels,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