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倾听万籁清音,在孤寂时见群星璀璨,想象的轻舟一过,便点染春江澄碧,春山如黛。在描摹无形的感触、寻常的事物时,若以想象拓展思想的疆域,便能让笔下处处生花。
父亲的脸庞引发莫里森关于肃穆冬日的遐思,张爱玲笔下的绿窗格有着加冰薄荷酒的清冽迷醉,迟子建所见的晨曦和朝露鲜活生动,共同绘出一幅江上日出图……作家们任思想信马由缰,驰骋于文字之外的想象天地。就让我们跟随这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领略富有想象力的独特书写吧。
爸爸的脸是一幅绘画草稿。冬季开始进驻这张脸,成为它的主宰。他的眼睛变成了雪的悬崖,随时有雪崩的危险;眉毛弯曲得像没有叶子的黑色树枝;皮肤染上了冬季太阳暗淡而了无生气的苍黄色;下巴就像覆盖积雪、点缀着残留庄稼茬的田野的棱角;高高的额头犹如结冰的伊利湖,暗藏着在黑暗中打着旋涡的冷峻的思想急流。赏析:——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冷峻的面庞似一张冬日的画稿,线条粗粝。父亲与冬日,都是随手拈来的素材,似乎也因太过熟悉而寻常隐匿进生活的底色。然而换个角度,发现二者之间微妙的关联,展开想象将两者结合,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作者抓住父亲面容冷峻严肃的特点,将其想象为一张绘画草稿,而与父亲气质相似的冬季便成为画面的核心意象。阴晴不定的神情、弯曲蔓长的眉毛、胡茬簇簇的下巴、高耸坚毅的额头,都在冬日的景观——雪的悬崖、树枝、田野、伊利湖里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完美譬喻。
运用: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东北虎,心中却有些失望。这位遥远的来客趴在一方假山之上,慵懒而疲倦,被南方的熏风吹拂得昏昏欲睡。然而,当一只大雁飞过笼顶,虎慵倦的双眼圆睁,趴伏的身躯绷得笔直,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弓,他仿佛这才真正看清了它的面孔——那是东北凛冽深秋的拓影:宽长的鼻梁是大兴安岭巍峨的山脊,迎着秋阳,棵棵桦树的金叶闪动成它簇簇金黄的毛发。眼周和脸颊的黑白斑纹,是初雪过后的原野,零落的秋枝横斜在薄雪之上,沿着似有章法的斑纹排布,能读出关于这片土地古老的预言,关于生命的轮回,关于永恒的冬日和不灭的希望……
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融化在白雾里,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渐渐的冰块也化了水——雾浓了,窗格子里的灯光也消失了。赏析:——张爱玲《第一炉香》
灯火易冷,恰似冰融入水,匿迹无声。作者把白房子隐匿于白雾中的状态想象成融化,并用“黏黏地”一词写出房子颜色的腻白和轮廓的模糊。当作者的视线聚焦于房子的绿玻璃窗时,“融化”的联想再度登场,她将一方一方透着灯光的玻璃比作薄荷酒里的冰块,生动传神地呈现出窗户的绿色和冰冷的质感,通过想象带来一种辛辣而冷冽,令人迷醉而怅然的感官体验。冰块入水终将消融,而格子窗也因房间内灯光的暗淡而融于雾中,文段中关于“融化”的想象和重要意象“雾”在此刻交汇,让读者在寥寥数笔的描述中走进那个水雾朦胧的奇幻时刻。
运用:
趴在竹屋的窗前遥望,雨后黛蓝色的夜幕下,对面山坡是蓝布上大块的青黑刺绣,野竹疯长的凌乱线条被月光晕染得细腻柔和,变成细细密密的针脚,编织着她朦胧的思念。山坡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了,每亮一盏就像穿着金线的针自布面刺下。终于,灯亮成了一片,在对岸山坡上缓缓绣出一条星河,而那西南一角却仍是黢黢的青黑。她渴望金针金线不吝最后一刺,让最后一盏灯光亮起,又希望那里恒是青黑色的沉寂,自己恒有期待,恒可幻想。
当晨曦还在天幕的化妆间,为着用什么颜色涂抹早晨的脸而踌躇的时刻,凝结了夜晚精华的朝露,就在松花江畔翠绿的蒲草叶脉上,静待旭日照彻心房,点染上金黄或胭红,扮一回金珠子和红宝石,在被朝阳照散前,做个富贵梦了。赏析:——迟子建《烟火漫卷》
晨曦未出,朝露已凝,松花江畔的美梦日日沉醉。作者将日出之前想象为晨曦“在天幕的化妆间”的踌躇,巧用拟人手法,充满想象力地描写出晨曦的姗姗来迟。在凝眸望天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将目光驻留在蒲草叶脉上,想象朝露正在做着“富贵梦”,而它们的梦境是那样斑斓,金黄、胭红、金珠子、红宝石等色彩艳丽、质感莹亮的词语编织出辉煌绚烂的“露之梦”。
运用:
年终岁尾,当片片雪花还在空中满心欢喜地等待仙子将它们剪裁成精巧的六角形状时,人间提早挂出的红灯笼已迫不及待地披上了莹白的流苏,白雪红灯,相映成趣。而那些原野上的积雪,来人间日久,渴盼着新雪捎来天空的家书。檐下窗前,孩子们翘首以盼,期待灰沉沉的天幕中突然降下一场雪,即便是零星飘落的雪花,也能引起他们一阵“下雪了!”的欢呼。
除了本期文段赏析提到的作品,你还青睐哪位作家笔下富有想象力的句段呢,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在看过这么多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之后,有没有激发出你的灵感呢?如果换做是你,你会如何运用想象描绘上述文段中的内容呢,试着写上一段,和评论区的小纸条们一起交流吧~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