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俄国文学,没有人会想不到托尔斯泰的名字。在风雨飘摇的十九世纪末,面对沉浸在封建制度带来的冰雪之中的俄罗斯,托尔斯泰怀着对正义的热忱与对祖国的爱意,以笔为利刃,揭示了俄罗斯社会与人性的种种黑暗。
在听闻沙皇政府迫害人民时,他更是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发表了檄文《我不能沉默》。他对于和平与爱的呼喊,化作他笔下铿锵有力的文字,深深地篆刻在俄罗斯文学史中,成为其中永不褪色的闪亮宝石。
罗曼·罗兰曾这样形容托尔斯泰:“(他)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他是如何点燃了文学的火炬的?又是如何在俄罗斯的大地上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印迹?今天就让纸条君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俄罗斯的代表作家,捕捉他人生轨迹中的闪光点吧!
托尔斯泰像
托 尔 斯 泰 其 人
1828年,列夫·托尔斯泰降生于俄罗斯的一个贵族之家,他对所有的事物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探索和分析精神。在少年时代,他就已经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生的意义,在大学时,他更是用自己的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俄罗斯,公然批判当时落后的社会习俗和思想迷信。
他的批判不止停留在口诛笔伐之中。因不满学制而退学的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庄园中逐渐尝试着进行农奴制改革,并以贫苦人民为对象创办学校。但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状况,让托尔斯泰的改革全都以失败告终。失败之后,托尔斯泰转而从军,在军队的经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力量。他在文学之中,逐渐找到了对抗生活与人生的黑暗的方法。
1852年,托尔斯泰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童年》。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因为它别开生面的描写获得了俄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随后托尔斯泰又广泛游历于欧洲各国,深入考察当时的社会面貌。1862年,托尔斯泰开始脱离社交,在庄园潜心进行创作,他将全部的时间用于对文学作品的精雕细琢,在反复的打磨中创作了众多佳作,而《战争与和平》更是其中翘楚,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托尔斯泰并没有就此迷失。他强烈的分析精神不仅指向外部,更指向了自己。在强烈的自我反省的意识下,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了对精神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他认为,奢靡的贵族生活只会阻碍他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于是他脱下身上的华贵衣衫,换上了粗布衣物,并拿起锄头,在劳动中寻觅着内心真正的平静。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为 灵 魂 活 着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也是反省的一生。出身于贵族的他,并没有像当时其他耽于享乐的贵族一样,只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忽视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是像雨果一样,深深地关怀着底层人民,并试图去理解他们的生活。
“我与我的圈子里的生活决裂了,因为我承认,这不是生活,而仅仅是生活的影子……我应该理解的不是特殊的生命,不是我们这些生命的寄生虫,而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命,是创造生命的人,是他们赋予了生命的那种意义。”向往着真善美而具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托尔斯泰,深刻地认识到贵族的奢靡正是建立在对底层人民的压榨之中。他痛感于自己过去的无知,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不断地对过去的自己对峙,在反复的自我拷问中创作了长篇巨著《忏悔录》。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同奥古斯汀《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并称为“世界三大《忏悔录》”。但与偏重叙述自己生平的卢梭不同,在《忏悔录》中,托尔斯泰更注重的是描述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思考。而相较于同样偏重于描绘哲理沉思的奥古斯汀,托尔斯泰更在意的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奥古斯汀在《忏悔录》中以谦卑的姿态忏悔了自己的一生,向人们描述人的渺小。但托尔斯泰却在忏悔之余不断地探索着人生的终极答案,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了人在挫折之中探寻真理的力量与勇气。
在《忏悔录》中,他追溯自己前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冷静地剖析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勇敢地面对并忏悔自己在过往人生中犯下的过错,他坦诚地剖白自己,承认自己曾“为了猎取功名利禄”而写作;描述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既没有为大家的生活劳动,也没有为自己劳动”,因此“像寄生虫一样活着”;忏悔着他因人们的赞美“与日俱增的高傲与疯狂的自信”。
除此之外,托尔斯泰还在其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对于信仰与生命、道德与社会的思考——“为了得到生命的真谛,首先应该活得光明磊落、踏踏实实,然后理性地理解生命……(人)应该为了大家去谋求生活,而不是单单为了自己。”《忏悔录》中的托尔斯泰,主动熄灭了自己身上的光环,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真实、更真诚,因此而更让人钦佩的托尔斯泰。
通过直抵灵魂的自省,托尔斯泰意识到耽于享乐的贵族生活剥夺了他理解生命的可能性,唯有挣脱物欲的束缚,才能探寻到真正的出路。因此,托尔斯泰下定决心放弃贵族的特权与财产,离开“地主老爷的王国”,到劳动人民中寻找答案——他开始亲身参与到体力劳动之中。
他在烈日炎炎之下举起镰刀,割下翠色的青草;他用手拍过马的鬃毛,抚稳坚硬的犁铧,在田地之中不停地耕种……在简朴的田园生活里,托尔斯泰通过劳动体会到了幸福与安宁,认识到“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事业”,并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激情,正如他在《1908年的“秘密”日记》中所书写的一样,“我感觉到需要抛弃人们的虚荣……今天我努力为灵魂活着。”
用法解析
适用于自省、审视自我、人生价值等主题。
示例:
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各式各样的诱惑时常会干扰我们,为我们原本剔透的心灵蒙上一层尘埃。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自省,才能始终保持心灵的洁净。正是在审视自我和步步求索的历程中,托尔斯泰挣脱了物欲的束缚,不再沉沦于奢靡的生活,在享乐中陷入空虚,而是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劳动,通过劳动获得了长久的安宁与幸福,实现了精神的升华。自省既使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也使我们摒弃外界干扰,找寻到真正的心之所向。
战 争 与 和 平
《战争与和平》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其中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托尔斯泰对文学艺术的大胆创新之中。早在托尔斯泰的创作初期,他便大胆地抨击了当时的流行文风,他认为“情感细节的兴趣”应该“代替事件本身的兴趣”,因此,他额外看重对于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在托尔斯泰之前,极少有作家能从动态的角度来完整地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本身。
例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之中,托尔斯泰用详细的笔墨描写着安娜遇到爱情时的幸福与欢乐,害怕失去沃伦斯基的猜疑与恐惧,以及看穿沃伦斯基和贵族社会的虚伪面目时的绝望。他将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通过详细的内心独白,关键性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托尔斯泰始终认为,俄罗斯文学应该保有自己的独创性。相较于拥有传统形式的欧洲文学来说,俄罗斯文学没有一部出色的作品是“能够完全归纳于长篇小说、叙事诗或中篇小说的形式之内的。”在撰写《战争与和平》时,他更是说道:“俄罗斯的艺术思想不能放入这个(外国的)框架,而要为自己寻求新的框架。”
因此,不同于具有完整故事脉络的传统欧洲长篇小说(如以描述主角惩恶扬善的复仇故事《基督山伯爵》;又或者是描述主角以追逐白鲸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浪漫主义小说《白鲸》),《战争与和平》并没有开端与收场,而是以开放性的形式截取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阵浪潮,换句话说,它是一个“无始无终”的故事。
在整个故事之中,托尔斯泰描绘了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在1805年到1820年间的变迁,描述了作为它们的主要成员的安德烈、皮埃尔与娜塔莎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变化。在小说开头,托尔斯泰刻画了宫廷女官舍列尔家中举行的晚会,而故事末页,则是描绘了安德烈的儿子尼科连卡从睡梦醒来。
绘有《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明信片
在书中,托尔斯泰还插入了大量对于历史事件的哲学式议论,尤其是在故事末尾,他更是写上了长达几页的关于历史规律和民族生活、自由和必然等的阐释。民族的存亡、个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凡此种种都如同丝线一般被托尔斯泰以精妙的手法进行收束,最终编织成一幅动人心魄的俄罗斯时代画卷。
既没有表达一个单一的中心思想,也不只是叙述一个单一的事件,更没有结局,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让《战争与和平》能够更加广泛地描写了关于俄罗斯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上流社会的动人舞会,还是俄国士兵在战争中的勇敢斗争,以及俄罗斯乡间伴随着果子酒、出巢蜂蜜、乳酪黑麦饼与巴拉莱卡声音的冬猎晚餐……托尔斯泰的笔下流淌出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他也以惊人的气势在书中向读者展示了当时俄罗斯的时代精神风貌。正因如此,俄罗斯文学评论家米尔斯基评价《战争与和平》“超越了小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只有史诗才能完成的任务。”
在当时的欧洲文学界,《战争与和平》的出现堪称一声振聋发聩的惊雷。它是19世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让世界开始正视俄国文化的价值与力量。回顾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历程,他从不畏惧于传统与权威,不断尝试着突破过去的写作框架,创作出了一部部具有典范性、在文艺殿堂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
用法解析
适用于创新、突破、艺术创作等主题。
示例: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依循前人的足迹亦步亦趋,始终在舒适圈内舒展自己的枝桠,这样做固然不会承担过多风险,但同时也失去了突破与创新的机会。唯有积极向外探索,我们方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精彩。毕加索曾说:“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期待着我们去创造,而不是去重复。”托尔斯泰勇于打破欧洲文学界传统的写作范式,方创作出了堪称史诗的伟大巨著《战争与和平》。当我们挣脱传统的樊笼,勇敢地去探求未知时,迎接我们将是独属于我们的全新世界。
(图片来源于光明日报,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