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高中练笔展示:行为与人的成长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题型:材料作文 | 地区:全国卷 | 年级: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解析回顾↓↓↓

高中练笔:行为与人的成长

▣ 题型:材料作文 | 地区:全国卷 | 年级: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


这期练笔的题目比较接近上海和江浙地区的命题风格,存在多种角度和观点,需要体现出学生的思辨能力。阿君对这次练笔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家都能把握到立意的关键,有顺着材料观点展开立意的,也有另辟蹊径,对“行为决定论”提出批判。以不同角度立意的小纸条们,都能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呈现出来,表现出自己深入的思考,值得表扬。

但也有一些比较可惜的瑕疵。在以往的思辨类练笔中,对于关键概念的辨析具体论据的运用,通常都留有缺憾,这次同样如此。无论是“行为”“言行”“选择”,还是别的概念,无论我们怎么提炼材料的观点,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作进一步的解读和阐释,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定义和范围,讨论才有意义。至于论据的运用,这次还是能发现有论据偏出论点范围的现象,比如有小纸条提出,“行为是人的一面镜子,但过渡追求行为的外在表现,会脱离自己的本心”,观点很独特,但论据却集中于“内在与外在”的讨论上,而且也没有在之后过渡回“行为”上,这样的论据显然是不够贴切的。论据素材再新颖独特,也要考虑是否适用于这个论点。




优秀语句:加粗

扬帆信风做实事,脚踏实地写人生

文/白炘

  有人说,行为决定人生,我再赞成不过。总有人到老后回顾自己虚度的人生妄自嗟叹,总有人失败后想到那个错误的行为而洒泪后悔。我认为,当下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对人生产生影响。

  付出行为,改变人生轨迹。人生轨道可因几个重要的行动而彻底改道。为什么毛遂自荐能在本册简牍中传为佳话;为什么乔布斯作为“苹果老总”的离开与归来成就了他传奇的人生;为什么在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今天,从大山中走出成为博士的故事惹得千万网友泪眼婆娑。因为争取改变结局,因为抉择左右人生,因为读书改变命运。与上述几人的积极进取相反,“躺平”一族在丧文化大流中发展壮大。而在前不久针对年轻人的调查中,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热议。“如果能回到二十年前,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希望当时能做点什么,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见一躺了之,与世无争,不是隐居山林的风雅名士之为,而是未来无穷无尽的泪水与沉重的人生之悔。而规避破灭结局的方式却是那样简单,那就是“做点什么”。行动起来,让人生道路的设计版权和运营方式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对的事,画就梦想人生。人生是由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串成的一条漫长复漫长的因果长链。钱学森步步严谨,一张张近乎完美的推导草稿垒成“两弹一星之父”的冠冕;袁隆平投身田畴,一天天的下地检查绘就“禾下乘凉梦”的瑰丽;“三轮车老人”白方礼播撒善心,一笔笔数目不大的捐款为这位平凡而又不凡的老人打上最靓丽的底色。哪怕是视角最微小的事,也一定会在未知的某天遥遥回响。若链上镶嵌珍珠,何愁不能成为珍宝?同样,若人生都由一点点对正确行为的坚持连接而成,又何忧人生留憾?相信“福不妄至,祸不徒来”的因果相报,谨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进取规律。我们亲自用当下的行为书写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亲手把它们编织进我们的链子上。

  诚然,决定人生的因素难以尽书,对命运的把控权也不一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人终其一生与贫困殊死搏斗;有人一朝遇伯乐乌鸦变凤凰,有人明珠蒙尘难遇明主;有人在炮声轰隆的战火深处彻夜哭喊,有人在和平年代里一路高歌。我们无法以一人蚍蜉之力改变整个社会,更被无常的际遇搅弄得束手无策,但我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踏实的行动浇灌沿路芬芳,用赤诚温柔的行为抚摸世界之痛楚,去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通往梦想的未来。

  以有为精神书写人生,用我们的行为逆天改命。行为与人生,现在与未来从来不是对立的。时间有限,但梦想和可能无限。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碌碌无为中,不要把人生献给平庸与一错到底的无知。对人生的瑰丽设想永远基于脚踏实地的实事,日复一日的行为。


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作者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回答了题目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依次论述了“付出行为,改变人生轨迹”、“做对的事,画就梦想人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并在最后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提出“时间有限,但梦想和可能无限”,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论证扎实,内容丰富。作者的论述思路十分清晰,如在展开“付出行为,改变人生轨迹”这一论点时,作者先列举了毛遂自荐、乔布斯的传奇人生、大山中走出的博士等事例,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到了当下“躺平”文化的流行和年轻人们在调查中的回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凸显出了行动的重要意义,最后自然地引出“行动起来,让人生道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呼吁。整段论证内容充实,有理有据。

语言自然,行文流畅。作者的语言流畅自然,表意清晰明确。作者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时都多次运用了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此外“若人生都由一点点对正确行为的坚持连接而成,又何忧人生留憾?”这样的反问句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渲染了行文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举例论证时运用的语言,并不是干巴巴地说明事件,而是带着炽烈的感情色彩来揭示故事背后的精神,使论证更加感人心弦,具有说服力。

如果还希望继续提升文章水平,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文章整体的论述都很出色,建议可以在论述的细节和思考的深度上再下功夫。比如在论述“做对的事,画就梦想人生”这一观点时,如何避免和上一段的“付出行为,改变人生轨迹”的观点重复?作者可以抓住论点中的“对的事”这一关键词,强调“做对的事”,而不是单纯的行动,那么不妨继续深入探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错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在论证时展现出自己层层递进的思考逻辑,深挖论点背后的本质,可以更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



优秀语句:加粗

远方的旖旎决定了旅途的迤逦

文/百态阴晴栩栩侔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塔尔莱特·赫里姆如是有言。当你仰望远方,确定了你梦想的彼岸,你将有无数条航线供你到达那里。

  人生路上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该如何去走,都取决于你所看清并确立了的目的地。所谓方式或者行为,只有付诸目标与真心向往后才拥有用武之地。正如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首先要扬帆,并确定方向,这样风才会是吹动你前进的风;而你的行为也就如这每一秒的航行,在此刻方拥有意义。查尔斯·C·诺布尔说过:“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沮丧。”决定你成长成什么样的不是行为,而是你清晰且坚定的目标。

  若行为决定了人的成长,那成功便成了可以复制的东西,只要我尽力模仿成功人士的行为,那我也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但显然,一切的不可控因素决定了这完全不可能实现。日常生活中,看似同样的行为却决定了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行为却也能造成相似的结果,这终究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清晰的目标。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却从农村包围城市这条与苏俄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我们都怀揣了同一个理想,对真理抱以热爱,种种不可控因素决定了我们不是同位置的起点,但同一个理想决定了我们走不一样的路线也能到达同样的终点。

  你的目标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子。曾经身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抛弃了所谓的初心去投靠国民党,最终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叛徒。决定他落得这般田地的,绝不是他投敌的这一举动,而是他从来就不是为了解放人民而奋斗,从未坚信真理,只是为了争名逐利;这不正确的动机,错误的想法,以至于日后所做的一切哪怕正确也是偶然,所犯的错则是必然,他这一目的决定他千夫所指的下场,而通往这个终点则有无数条路线。斯大林说过:“伟大的精力是为了伟大的目标而生的。”目标不明确或者动机不纯,不要妄想能通过行为达到你想成为的样子。在狂风大作,巨浪滔天的汪洋中,妄想重走别人成功之路,除非你有和他一样的理想作为灯塔指引着你,否则你终究会迷失方向。

  因此,你成为什么样子不是取决于行为,行为只是在你有了目标后命运赠予你的万千航线中的一条。范戴克说过:“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须知道瞄准和如何运弓,然后把弓弦拉足,让箭飞出去。”行为属于箭飞出去后的运动状态与每一刻的变化,有无数种轨迹供箭射中目标,但每一条轨迹都只能射中一个目标。而完成这个工作的大前提,是你拉动并放开了弓弦,如果连弦都不敢放,更不要谈目标与行为。每一个空谈理想的人事实上更愿意安于现状,而那些每天被批量生产的“理想”“目标”就如同海市蜃楼,谁又会费力气去追求假的东西?躺平者从来都不是因为缺乏行动而成为废柴,恰恰是因为被别有用心之人引导进了漩涡中无法自拔,无法看清周围的一切,确立不了自己的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在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树立属于自己的理想,并摆正心态,不要在意自己行为与某某成功人士相差多大,与身边亲友相差多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也不应该通过一时的行为揣测别人的目标,此刻同样是学习,每个人的未来却都不一样。坚定自己的理想,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角度独特,重点突出。作者在文中旗帜鲜明地反对题目中的“行为决定论”,提出目标才是这个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前两段通过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从正反面展开论证,同样的理想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路线走到终点,而动机不纯则无法用相同的行为达到同样的目标。接着再谈行为与目标的关系,通过对“躺平”这种社会现象的分析,解释了目标对于行为的重要性。中心明确,观点鲜明。

论证丰富,内容充实。作者积累丰富,引用了大量事例与名言为自己的观点作支撑,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进行解读,如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获得成功和张国焘动机不纯终获凄惨下场,两个事例都经过作者深入的解读,让论据能贴合所论观点,为论证服务。此外作者还十分擅长运用比喻论证,如将“明确人生目标”比喻为“大海上扬帆确定方向”,形象地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意义。

如果还希望继续提升文章水平,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文章标题需要更加精确。作者所用的标题“远方的旖旎决定了旅途的迤逦”虽然大致能表达“远方的目标”与“行动的过程”之间的关系,但措辞太过隐晦,何谓“旖旎”何谓“迤逦”?词语本身具有丰富内涵,且无高下之分,文中又无进一步的阐发和解释,这导致题目的歧义颇多,也有文不对题的嫌疑。建议改成指向更加明确、观点更加清晰的表达。

注意表达不要过于说教化。我们书写文章、阐发观点,并不是为了居高临下地指点他人,而是为了分享见解、辨明道理。文中在举例和说理时大量用“你”进行说教,极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排斥;相比之下,阿君更喜欢用“我们”的表达,表现自己身体力行的同时,希望通过缜密的说理争取读者的认同。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发端于人的内心,心中已有这样的想法,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成这个模样,也是情理之中;但人的行为,又往往受制于外在环境,或是委曲求全,或是隐忍不发,或是畏缩不进,或是一怒而起,未必是内心真正想法的体现,更很难变成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模样。大概,这也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之一,行动啊,唯有贴合自己的本心,才能迸发出最大的能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