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放飞艺术(第21届叶圣陶省一等奖)

当下的“艺术”好似飞燕入寻常百姓家,实则若蝗虫过境成灾。似乎随随便便一幅杂画就能登上艺术的殿堂,一幅乱字就能被称之为艺术,被“专家”大肆吹捧,然后挂在“艺术馆”里巡回展览,给大众“观摩赞赏”,而不加以称赞甚至嗤之以鼻的,则成了所谓的“没有审美艺术观念”要遭批判的人。这荒诞总予我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犹如在小学课文里那件被高高挂起的皇帝“华美”的新衣。在这混沌之中,人们不经扪心自问:何以为艺术?艺术将何为?

掩卷沉思,艺术不应当成为极小部分人强迫大众去欣赏的自娱自乐,更不应当成为黄金笼中供富人观赏操纵的金丝雀,艺术是大众的艺术。祂可以是王谢堂前燕,也能是草柴门口花。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彪炳千古的佳作好文咏相流传,每一篇每一幅都在当时极负盛名,不论是高居庙堂的权贵还是隐于草堂的隐士,都对此自发而由衷的赞叹,无多佳词妙句的修饰,仅是作为文人对另一个文人偶得妙手的赞誉,一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境,再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豪情。中国艺术因而在父子叔侄之间代代相传,直至今朝,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风骨。

然而艺术是一定要努力迎合大众审美吗?那艺术倒也不至于狭窄至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亦有差距,相当一部分当下极负盛誉的作品亦是在当时有争议甚至不被接受的。可还记得史书中法国的巴黎铁塔?又有谁人记得,在巴黎铁塔被赞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之前,曾是被人诽议险些就被拆毁的“生硬之作”呢?再如当代举世皆知的梵高,在他的向日葵被挂在博物馆成为无价之宝前,又有谁人在乎过他与他的画作日夜流浪于街头,不为人所欣赏的绝望呢?固然艺术可能不是一时的欣赏,但祂终将回归大众,祂背后所蕴含的人的经历,人的哲思,人的闪光点,都将为大众所了解,从而有了对这真正的艺术的由衷赞扬。

此之谓艺术,大众之艺术。

既然为大众所接受,所赞扬的是艺术,那么如今人工科技所作的画,所写的文,与人以美感的作品,是否也应当称其一声“艺术”呢?其实不然,循其本,科技终究是人手中的实用工具,和原始人手中用于驱逐野兽的火把本质上是相同的。而科技所创作出的作品,不论是按照名篇所作还是所谓按名家思维而成,其根源千回百转仍是要到人身上,为人而服务的,而无人之月落云起之魂。试想明月普照大地之时,人不由自主便慨叹“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而对于科技而言,这仅是像素点所构成的数值而已,而不会拥有人心底的那一番悸动,何来有感而发一说?有感的是人而仅借科技之笔抒人之情也,不论文笔如何之佳,细节如何之精细,都终不如借自我之口,自我之笔,自我之心抒情来的快意自然,动人心魄。

当下时代,为何人的书画更多的在科技面前“甘拜下风”?其因就在现代社会一味追求速率的风气中。而人们在一味追求速率的同时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对自己的思考,对世界的体悟,从而也失去了“我笔写我心”的能力,更失去了创新艺术之源的勇气,于是现代的艺术便越走越窄,一眼望的到头了。可想而知若是科技之作也能流传千古,处处皆是无感而发、无病呻吟之作,那于此便再没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千古慨叹;也无“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瑰丽想象;更莫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妙笔偶得了。

或又有疑,那么现代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博物馆中放置着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泉》又如何解释?它仅是一个冷冰冰的从厕所里搬到艺术殿堂之上的小便池而已,与科技之作又有何区别呢?事实上,二者有天壤之别,不论是《泉》所代表的现成品艺术也好,还是《星空》所叙述的抽象画也罢,都包含着人对世界的看法,对艺术的诠释,对自己的深思,饱含着人的情感,融入了人的经历,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作者与观众共同创作,这点点滴滴都是科技所不具备的,现代艺术担得上“艺术”之名。

此之谓艺术,人情之悸动。

猝然回首,既然人之作非全然是艺术,科技之作更是谈不上艺术,从何谈艺术?艺术不是单单一幅画,一句诗,一篇文就能加以诠释分界的,那是一种破格的勇气,更是一种创新的精神。艺术或正是人或因物喜,为己悲,或因国慨,为民叹,即使是均匀到每一个人的春夏秋冬,星汉灿烂,日月升沧海,在各人眼里映出的也是番非同之景,而能创万世华光。

此之谓艺术,以情为本,以创新为翼,风情万种,此之谓人类文明华冠之上的明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