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立身,和而不同。——《明史·列传》
近期“质疑xx,理解xⅹ,成为xⅹ”一度变成网络热门句式,人们能从中获得代入感、认同感,因此广为传播。但在成长路上,我认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在质疑中成长,认同不一定要相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或许会在经历后明白前人经验的可靠性,最后说出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自嘲曾经犯过的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伽利略没有质疑亚里士多德,又怎会得出物体自由落体时速度与重量无关的真理?如果祖冲之没有质疑古书中圆周长为三的“权威”定理,又怎会运用割圆法得出π的取值?如果哥白尼没有质疑“地心说”,又怎会有了“日心说”以及往后天文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运用经验固然重要,但只有质疑才能为创新与进步带来持久永恒的动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成长路上,我们质疑了女性不婚,才理解了女权意识的觉醒;我们质疑了反容貌和身材焦虑,才理解了美应是多元开放的;我们质疑了以暴制暴,才理解了受害者本无罪。成长路上,唯有经历,方得思想之解放与三观之重塑;唯有理解,方能发现世界之美好与万物之灿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质疑都非徒劳,也不是所有的理解都应该成为,我们都知道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别人找不到垃圾桶而把垃圾扔在地上,但我们不应这样做;我们可以理解亲属见到患者抢救无效离去后对医生大打出手,但我们不应这样做;我们可以理解同学因时间等原因抄袭作业,但我们不应这样做。成长路上,需要我们明辨是非,认同并不意味着要相同。
或许“质疑xx,理解xx,成为xx”仍是人们的主流认知,是许多情况下的动态心理过程,但它不应成为客观存在的真理,也不应成为人们“同流”“合群”的借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做出选择。
成长路上,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应学会在质疑中成长,理解,也可以从成为与否中做出自己心中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