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余华,人们总是会想起《活着》中的名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的作品,似乎总是凝结着世俗的苦难。他叙写着悲苦的小人物的一生,透过生命的表象,冷静而精准地剖析着人性,揭露着时代的种种弊病。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与哥哥的童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余华从小便“习惯了来苏儿的气味,习惯了嚎叫的声音和呻吟的声音,习惯了苍白的脸色和奄奄一息的表情,习惯了沾满血迹的纱布扔在病房里和走廊上”。这样的经历让余华早早就开始对人生、生命进行思考。
莫言曾评价余华为“中国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在余华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之中,蕴含的着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余华的文字如此冷峻、坚硬,但是他本人却同他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是豁达、亲和的。
在访谈中,余华真诚地表露着自己对时代与生活的真实看法,坦言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犀利而幽默地为人们解答生活中的疑难与困惑。人们在余华的作品里理解着时代与人生,也在他的访谈中获得了难得的治愈感。这正是余华及其作品带给读者的最珍贵的事物之一:看清苦难,仍热爱生活的力量。
大约五站路程过去后我挤向车门,公交车停下车门打开,下车的人挤成一团,我像是被公交车倒出去那样下了车。纸条君点拨:——《第七天》
林祥福觉得身体正在舒展,仿佛一件皱巴巴的衣服被烫平了那样。纸条君点拨:——《文城》
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袱。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袱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纸条君点拨:——《文城》
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纸条君点拨:——《第七天》
在进行环境描写时,大家可以将人物的情绪融入环境中,暗示人物的心理状况,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比如,同样是描写阳光,在我们想要表达惬意时可以说:“阳光和煦,穿过树叶重重,洒下片片金黄。”在我们想要叙述难过的心情时可以说:“时间随日影一同退散,走走停停,像吞吐不清砂砾的海浪,是抽动无声的哽咽。”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活着》节选
这一选段是《活着》的结尾,作者描写了老人哼着歌谣离去与农村傍晚的场景。作者用转瞬即逝的黄昏暗示着迈入晚年的福贵,即将到来的黑夜预示着逐步逼近的死亡。而在文段中,具有生活气息的傍晚归家场景又如此富有温情,更凸显出人生的残酷与悲剧之处。
1.由远及近再远,关注远景与近景的切换。
文中在描写傍晚时分的场景时,先概括出农家场景,描写远处农舍的炊烟、分散的霞光,再写近处的男女的温馨场景,最后再将镜头拉远,描写田野与天空中霞光消散的景象。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朦胧、深远的场景中,将“我”的惆怅与作者对生命终将在苦难中消散的暗示蕴含于景中。
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再远,从温馨平和的农家场景到最终霞光的消散,预示着无论生命有多美好,苦难终将降临于土地。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远景与近景的切换给文章作结,先概括整体场景,最终再以远景定格,言有尽而意无穷,丰富文章意蕴,更具审美价值。
2.以动衬静,营造静谧意境。
文段开篇描写了老人的歌声、女人的吆喝声、男人扁担的摩擦声,随即夜幕降临,一切声音归入黑暗与寂静中。前文的声响更凸显出夜幕降临后的宁静,营造出静谧无穷的意境,表达出“活着”与苦难的哲理性联系。
在文章结尾,我们可以通过以动衬静的方式构筑出深远的意境,对结尾进行升华。比如描写奶奶与“我”之间的陪伴,结尾可以这样写:“雨过天晴,路上嘈杂的人声与喇叭声一同消散在那场滂沱大雨中。夕阳西下,霞光衬着雨水金光熠熠。我再将奶奶皱纹满布的手握紧,踩着黄金,朝家的方向走去……”
好啦!!!现在轮到小纸条们动动笔啦!可以书写下自己对于余华其人其作的独特品悟,也可以试着将上文的佳句模板移用到一些经典的写作母题中,展开写成一篇自己想写的文段。尽情、尽兴地在文段区挥洒笔墨吧。
说起“余华”,他的哪些名句名篇曾让你深受感动?他的哪些生平事迹曾让你印象深刻?它们可以被怎样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也快来评论区分享看看~阿君等着你们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