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跟名家学写作 | 余华特辑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了盐。


 纸 话 名 家 

说起余华,人们总是会想起《活着》中的名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的作品,似乎总是凝结着世俗的苦难。他叙写着悲苦的小人物的一生,透过生命的表象,冷静而精准地剖析着人性,揭露着时代的种种弊病。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与哥哥的童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余华从小便“习惯了来苏儿的气味,习惯了嚎叫的声音和呻吟的声音,习惯了苍白的脸色和奄奄一息的表情,习惯了沾满血迹的纱布扔在病房里和走廊上”。这样的经历让余华早早就开始对人生、生命进行思考。

莫言曾评价余华为“中国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在余华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之中,蕴含的着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余华的文字如此冷峻、坚硬,但是他本人却同他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是豁达、亲和的。

在访谈中,余华真诚地表露着自己对时代与生活的真实看法,坦言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犀利而幽默地为人们解答生活中的疑难与困惑。人们在余华的作品里理解着时代与人生,也在他的访谈中获得了难得的治愈感。这正是余华及其作品带给读者的最珍贵的事物之一:看清苦难,仍热爱生活的力量。



 佳 句 化 用 场 
余华的作品“自由地接近真实”,以直击真实的视角创造出张力十足的描写。这些直击人心的精句,可储备为实用的作文模板,助大家登上考场高分宝座。跟着纸条君一起来看看吧~


 1 
大约五站路程过去后我挤向车门,公交车停下车门打开,下车的人挤成一团,我像是被公交车倒出去那样下了车。
——《第七天》
纸条君点拨:

此处是描写的是小说中“我”回忆生前通勤的场景,展现出了小人物在城市中压抑的生活状态。两个“挤”字突出了高峰期公交的繁忙程度,“倒”字赋予公交车以人的举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下车时“我”在人群中身不由己的状态。两个精简凝练的动词,赋予了画面动感与张力,不仅刻画出“我”下公交时的狼狈,更暗示着“我”在人生中同样处于被动的位置。

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大家可以多思考动词的运用,增强画面的表达力度,将人物的状态与心理更具体地刻画出来。例如,当我们描写“喝水”这一动作时,可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将“喝”替换成“灌”“抿”“倒”“吸”等其他动词,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形象、状态及心理活动等多个方面。


 2 
林祥福觉得身体正在舒展,仿佛一件皱巴巴的衣服被烫平了那样。
——《文城》
纸条君点拨: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林祥福舒展的身体比作被烫平的衣服,生动形象地写出林祥福放松、舒服的状态。“被烫平的衣服”这一喻体并不常用于形容人的放松状态,但富有生活气息,读来更有新鲜感,同时又精准且形象地表现出人物舒展放松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使得文字更有张力与感染力。

在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大家可以多多将本体与生活贴近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以使得语言更新颖,更具趣味性和表现力。如余华《兄弟》里将经历许多人生苦难的兄弟俩比作野草:“李光头和宋钢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碾了又碾,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3 
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袱。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袱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文城》
纸条君点拨:

此处是《文城》开篇,作者以陈永良的视角描写了主角林祥福离开家乡时的场景。林祥福终其一生背着包袱寻找妻子小美的故乡“文城”,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归宿。作者对包袱进行细致的描写,表明包袱的来历特殊,将其与来自于北方的主人公紧紧地关联在一起。“包袱”的庞大暗示着林祥福并不是要进行一次简短的旅行,而是做足了准备,要背井离乡,寻找“文城”。在文段末尾,余华更是把“包袱”这个意象和“家”关联起来,为下文进一步围绕“包袱”讲述林祥福与母亲和小美的故事进行铺垫。

在讲述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运用相关意象串联情节。这个意象可以是一些具体的物件、场景,也可以是记忆深处清晰的味道、背影等。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开头与结尾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难忘的“背影”勾起“我”对父亲的回忆,象征着“我”与父亲若即若离的关系。


 4 
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
——《第七天》
纸条君点拨:

余华开门见山,在开头便点出人物的生存现状。紧接着,余华突破常规的写作手法,描写雪、雨给人物带来的视觉感受,又以雪的“明亮”与雨的“黯淡”作对比,表面在描写环境,实际上是借助景物刻画“我”的混乱的内心状态。作者借景抒情,将“我”死后混沌的心理状况与对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我”此时虽已死亡,但仍在人间的迷茫与困顿。

在进行环境描写时,大家可以将人物的情绪融入环境中,暗示人物的心理状况,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比如,同样是描写阳光,在我们想要表达惬意时可以说:“阳光和煦,穿过树叶重重,洒下片片金黄。”在我们想要叙述难过的心情时可以说:“时间随日影一同退散,走走停停,像吞吐不清砂砾的海浪,是抽动无声的哽咽。”


 名 段 展 览 馆 
在余华的《活着》中,半生归来,孑然一身的福贵买了一头牛,取名为福贵。老牛象征着老人身上忍耐坚韧的一面,体现着余华对苦难存在的探索与思考——坚持活着。

时至今日,余华笔下的“福贵”,仍然让我们感慨万分。一起来品读品读吧~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节选

纸条君解析:

余华常在作品中讲述小人物的苦难故事,这些故事充满苦难,却尽显生命本身的真实与坚韧,极具悲剧色彩。《活着》讲述了老人福贵历尽沧桑与磨难的一生,揭示出“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的豁达思想。

这一选段是《活着》的结尾,作者描写了老人哼着歌谣离去与农村傍晚的场景。作者用转瞬即逝的黄昏暗示着迈入晚年的福贵,即将到来的黑夜预示着逐步逼近的死亡。而在文段中,具有生活气息的傍晚归家场景又如此富有温情,更凸显出人生的残酷与悲剧之处。

结尾的环境描写言有尽而意无穷,再次点出“活着”这一核心主题。温情过后,黑夜终临,意味着人生挫折与苦难的不可抗性,美好终将终结,具有悲剧意蕴。

若你也想让自己笔下的景色饱含情感,意境深远,不妨也来试试这些小技巧:
1.由远及近再远,关注远景与近景的切换。
  文中在描写傍晚时分的场景时,先概括出农家场景,描写远处农舍的炊烟、分散的霞光,再写近处的男女的温馨场景,最后再将镜头拉远,描写田野与天空中霞光消散的景象。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朦胧、深远的场景中,将“我”的惆怅与作者对生命终将在苦难中消散的暗示蕴含于景中。
  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再远,从温馨平和的农家场景到最终霞光的消散,预示着无论生命有多美好,苦难终将降临于土地。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远景与近景的切换给文章作结,先概括整体场景,最终再以远景定格,言有尽而意无穷,丰富文章意蕴,更具审美价值。
2.以动衬静,营造静谧意境。
  文段开篇描写了老人的歌声、女人的吆喝声、男人扁担的摩擦声,随即夜幕降临,一切声音归入黑暗与寂静中。前文的声响更凸显出夜幕降临后的宁静,营造出静谧无穷的意境,表达出“活着”与苦难的哲理性联系。
  在文章结尾,我们可以通过以动衬静的方式构筑出深远的意境,对结尾进行升华。比如描写奶奶与“我”之间的陪伴,结尾可以这样写:“雨过天晴,路上嘈杂的人声与喇叭声一同消散在那场滂沱大雨中。夕阳西下,霞光衬着雨水金光熠熠。我再将奶奶皱纹满布的手握紧,踩着黄金,朝家的方向走去……



 纸 来 练 笔 

好啦!!!现在轮到小纸条们动动笔啦!可以书写下自己对于余华其人其作的独特品悟,也可以试着将上文的佳句模板移用到一些经典的写作母题中,展开写成一篇自己想写的文段。尽情、尽兴地在文段区挥洒笔墨吧。

说起“余华”,他的哪些名句名篇曾让你深受感动?他的哪些生平事迹曾让你印象深刻?它们可以被怎样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也快来评论区分享看看~阿君等着你们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