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人物|梭罗:一颗不屈而自由的心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


梭罗身量不高,体格结实,四肢健壮,面庞机警敏锐,一双严肃的蓝眼睛尤其显示出庄重的态度。热爱自然,推崇简单生活,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静而诗意的日子富有同情心,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拥护者;天生充满与错谬作斗争的勇气,对时事不吝针砭时弊之辞。

1845年,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边筑屋而居,过上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随后的两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一边劳动一边研究,并创作了大量随笔。这些文章记录了他对当地的自然学的钻研,也凝聚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今天纸条君带大家走近梭罗看看一位真理的实践者如何不屈从地过一生;一位终身使生命扎根大自然的作家,如何创作出不朽的田园赞美 

 亨利·戴维·梭罗

 

     

1817年7月12日亨利·戴维·梭罗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父亲是一位石墨铅笔商。

1837年,20岁的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但很快因为与校长意见不合而辞职。他子承父业,成为了一段时间的铅笔制造商,潜心钻研石墨铅笔的制作工艺,通过调整石墨与黏土比例,制造出了质量更优良的新石墨铅笔,还获得了专家认定优质证书。朋友们都祝贺梭罗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他却说:“我为什么还要做铅笔呢?已经做过的事情我决不再做。”相较于长期一件事情一份工作羁绊梭罗愿意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索与研究

梭罗说:“整个大自然是我的新娘。”他也几乎一生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大自然。1842年,他出版了《马诸塞州自然史》,该书详细地罗列马诸塞州观察的动植物。1845年,梭罗在家乡的瓦尔登湖畔修建了一个小木屋,边研究边劳动,一住就是两年零两个月,此后在这里的生活思考素材脍炙人口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名《湖滨散记》)。

1847年,梭罗离开瓦尔登湖,投奔了与他亦师亦友的爱默生,并决定开始研究自然史。一年后,他开始了四处讲学的生涯。

由于梭罗的个性、生活方式和种种选择都异于常人在同时代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爱默生自然学说的追随者。直到世纪之交和他的著作与思想才得到了后世之人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不屈的逆行者特质贯彻了梭罗的一生。他似乎天生就希望走一条与大众相反的路,揭穿并纠正谬误,嘲弄且讽刺愚钝,否定对他来说是乐此不疲的习惯。

不畏强权,坚守正义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担任教师,但很快就因为与校长教学理念不合而愤然辞职在政治上他的态度更是棱角分明,反对不正义美西战争反对黑奴制度,甚至因缴人头税而入狱。因为认为“所有机器都会有摩擦,但当不公无处不在,你就应该用自己的生命阻止机器运转”。他还以笔为戎,写著名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提出政府若是不正义,公民可以不服从的观点,所提倡的依靠个人力量进行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后来的圣雄甘地与马丁·路德·金产生了重要影响。

梭罗反抗传统,在他看来,没有哪种思考或做事的方式值得盲目跟从,无论它是多么的古老。他曾在《瓦尔登湖》的开篇写道:“今天每个人宣称或默认为万世不移的真理,到明天也许就会被证明是谬误,只是黑色的烟雾,而非有些人曾经以为的雨云,将会普降甘霖滋润他们的田地。”

 梭罗最广为流传的著作《瓦尔登湖》

同时,他也与美国社会当时物欲至上的浮华风气背道而驰。

梭罗生活的时代,美国正值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移民大量涌入、西部开发高歌猛进,他的家乡也不例外,搭上了工业化、商业化的快车,遍地充斥着对金钱趋之若鹜的浮躁。梭罗却对这种追求不以为然。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简单,简单,再简单”摒弃一切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物欲。所以崇尚自然,拒绝荤腥不抽烟、不喝酒终身未婚

在工业文明席卷的时代,梭罗的个性、生活方式种种选择异于常人,以至于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可他的个人意志从未屈服时代的主流身体力行的同时,梭罗积极通过著述向周围的人、向社会宣扬自己的观念:工业文明与充满尘嚣的社会挤压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更从容充实地享受人生。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特立独行、青年成长个人与时代等主题,如2022年新高考卷Ⅱ《选择·创造·未来》2020年全国卷三《如何为自己画好像》2020年上海卷《个人与进程》2021年北京卷《论生逢其时》

示例
  人无法选择自己诞生的时代,却能充分地活出个人的主体性去选择、改变创造身处物欲横流工业文明时代,梭罗从不感叹生不逢时,而是以生命投入自己“不逢迎”的一次又一次尝试。他不逢迎浮华的生活繁冗礼节,主张回归自然,便扛起锄头在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他不逢迎政府强权作为,不满财政支出用途便拒绝缴税,反对奴隶制则大声疾呼。面对积弊已久时代他并消极避世,而是清楚地明白自己心之所向,便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虽然没能改变时代弊病,但他的一生过得充实富足,他的著述也打动、影响了无数人。


   

在梭罗看来,真正的生活是怀抱自然的同时,生活得足够“自然”。这种“自然”的定义首先体现在他对于劳动的独特见解与追求上:梭罗不愿长期受雇于他人,不愿为了任何狭隘的手艺或者职业放弃他在学问和行动上的抱负,他寻求一种更广阔的行业,生活的艺术。所以并不特意学习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需要金钱时,他更喜欢通过一些适合他的劳动与手艺来赚取,如修小船、搭建篱笆、种植庄稼、嫁接果树其他短工。

梭罗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身于真正的自然。他虔诚地热爱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土地,认为这里几乎拥有全美最重要的植物,是可以观察到一切自然现象的中心。他怀着好奇心与敬畏记录下大自然的一切创造与活动,细致入微观察家乡的河流、树林中发生的一切,花费无数个寒暑日夜研究河流水利与生物“就像一个银行家记录票据何时过期”对某种小鱼何时产卵、某何时开放等等如数家珍。

1845梭罗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在瓦尔登湖,梭罗度过了充满了诗情画意与哲思的两年。关于隐居的原因,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我到森林里生活,是因为我想要清醒地生活,抛开各种细枝末节的事情,看看我是否能够少走点弯路,以免等到临死才发现自己虚度了一生。我并不希望过着不能称之为生活的日子,因为活着是如此美好……我想要深入地体验生活,吸取生活全部的精髓……”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不仅是梭罗生活的栖息,也是他精神的净土远离喧闹的凡尘,他在此安放灵魂收获静谧,用心地观察与聆听自然的讲演,无论是关于一只初春的小鸟如何啾鸣,还是关于人如何过更好的生活。他行走在山野,靠双手耕作、采摘,靠双脚丈量、测算,自然发问,从中求解它聪慧、虔诚的学徒。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探索世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主题,2023年全国卷二《青少年自己的空间》2023上海卷《探索世界与好奇心》2022年上海卷《发问与结论》

示例:

  好奇心,固然是一个人向外探索的重要燃料,但使探索灯烛常明的仍然我们对大千世界的爱意。“如果你不觉得你脚下的这块土地比这个世界上——或任何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更可爱,我认为就不能对你寄予任何希望。”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畔筑木屋隐居两年,侣鱼虾而友麋鹿,只是出于好奇吗?非也,还出于自然新娘的爱意这份热爱使得他细致入微地观察山川林野、鸟兽草木,对夙兴夜寐的劳动生活心甘情愿,迈出坚定稳健的步伐丈量大地,一路唱响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诗。


     室 

梭罗于瓦尔登湖畔生活、经历、思考得出的思想正如同丰美莹白的珍珠,而他希望这两年时光孕育出珍珠奉献到公共福利上来。

“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

打磨抛光珍珠仔细严谨,他数度对手稿进行修改,终于在1854年出版了《瓦尔登湖》。而他确实功不唐捐:如今瓦尔登湖所代表的回归自然的精神已经闪耀在无数读者心中。

梭罗的故事中哪一点让你触动最深呢?你认为梭罗与同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中式”隐士陶渊明,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纸条君在评论区等你分享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