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材料作文 | 地区:四川 | 年级: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家夏衍先生在《种子的力量》中说,当种子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鲁迅先生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期练笔题目的材料描述了植物成长的因素,十分具有象征意义。而小纸条们大多都能把握到这一点,能从植物生长上引申到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层面,这种思考和立意的路径就非常成熟和全面。其中,也有不少同学采用“正-反-合”的思路展开论证,从不同角度切入论证后,再综合在一起讨论,这为文章更添一分辩证和严谨。这是值得表扬的。本期所选的两篇范文,便都有这样的优点。
而这次也存在一些问题,且恰好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有部分练笔扣题不紧,仅在开头草草提及,便直接借题发挥,大谈“成长”“发展”之论,再不见题目和材料的踪影;而另一部分练笔,则反为题目材料所束缚,相当大的篇幅围绕着“植物”和“土壤”的物象展开,论述空泛而不具体,反反复复地讲着“车轱辘话”。
我们写作,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是针对题目展开的写作,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时由题目引发的,自然不可将题目抛在一边;另一方面也要有能动性,我们写作,不是在被动地为题目说话,而应主动地、积极地给出自己的回答,要用扎实的说理和论据,告诉读者“我对于题目的思考和看法是这样的”。这样的文章,才更有灵性,更令人信服。
优秀语句:加粗
文/烧雪
花木之成在于好土,若无扎根之力,则未有破土之时;鹏徙南冥依于扶摇,若无垂天之翼,亦不可直上万里。世间万物,宇宙苍穹,生于光明者乘势而为,大展宏图;卧于黑暗者自燃明灯,踽踽独行。百卉萌动的新时代,环境造人,又为人所造,把握机遇,直面挑战,便能育人生之佳木,筑祖国之栋梁。
鲁迅先生曾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无可否认,环境的好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品性和选择。我国自古就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之说,更流传着孟母三迁、季雅高价买邻等佳话。著名作家萧红,一生辗转各地,颠沛流离,从保守落后的农村,走到思想开放的北京,最后寻到文人荟萃的上海,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环境,落笔而成《生死场》这部名篇。可见,环境造就人才,成就人才,直至今日,这仍是大部分人所推崇的真理。不局限于狭隘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人生的走向。
诚然,环境之于人如此之重要,但就像肥沃的土壤对于种子而言可遇而不可求,人生的落脚点有时我们无法选择与改变。即便落到了贫瘠的瓦砾之中,人生也不应因此而消沉。“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君可见,自幼生活在“簪缨之族”的曹雪芹,历尽“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世态炎凉,于悼红轩中,倾毕生心血,创作出流传千古的《红楼梦》;君可见,身遭残酷腐刑的司马迁,忍辱负重,顽强不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皇皇巨著《史记》。“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枯草和荒芜之间且行且歌,英姿相抗,亦是人生最美好的姿态。
既知人生之土或脊或沃并无定数,而又如何超脱于二者之上,将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其必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造物主,环境不足畏,如命运不足信。”我们并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环境,早已在千百年来与人类的智慧与思想融为一体,环境能改变人,我能亦可以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主观能动性,开辟新的天地。个人是如此,国家何不是如此?面对风谲云诡、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虽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局势,却可以通过自我变革与创新,乘风破浪与时代的洪流之中。
无论落于瓦砾或植于沃土,都应始终怀发芽之心;无论生于黑暗还是长于苍穹,都应始终有扶摇之志。且看,时代广阔的土地之上,万千粒种子怀着理想扎根而下,未来的它们,必将共同装点这个花团锦簇的华夏。
立意:思考全面,贴合材料
本文观点深刻,立意深远,一句“环境造人,又为人所造”就把环境和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的清晰而准确,同时后文也紧紧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既贴合了两则材料,又对其内容有了深化,不浮于表面。在倒数第二段,又用一句“个人是如此,国家何不是如此”升华了主题,思考全面。
结构: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作者的谋篇布局相当出彩,标题亮明观点,首段开门见山。整篇文章采用“正-反-合”的结构进行,先分别论述“环境”和“自身”的因素,再结合二者综合而探。而每段中心突出,主旨句统领整段,段落间层层递进,脉络十分清晰。
内容:引经据典,材料丰富
作者擅长引用古今事例作为论据。行文中处处可见作者积累之深厚,既有名人名言,又有人物事例,更有历史典故融于说理之中,巧妙而生动。
论证:叙议结合,说理性极强
作者引证丰富,对素材的处理也十分妥当,在举出例子后,都有详实的说明和解读,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文章,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证明,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语言:语言优美,朗朗上口
文章中名言诗句叠出,四字成语和排比、反问等高级句式相结合,让这篇文章行云流水,如诗如画。比如作者在描写萧红寻找合适环境时,一系列细致的描写勾勒出萧红辗转各地的情景,使得人物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也更具说服力。流畅、优美的表达,既增添文采,又能让论据说服力更上一层楼。
优秀语句:加粗
生于沃土顺势长,落于瓦砾迎难生
文/爱吃薯片的猪仔仔
我曾读过夏衍先生写于《种子的力量》中,对种子应落在瓦砾之间的看法;也曾听闻鲁迅先生的好土才能孕出乔木与好花的说法。对此我覃思良久,二人看似仅言种子的成长,实则也寓意着人的成长。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都具有启示意义——无论落于瓦砾还是良土之间,都应扎根于土,向上而生。
生于沃土,应汲取养分顺势而生。种子落于肥沃土壤之中亦如良禽择木而栖。酌古斟今,我们能看到,好的环境与平台可以供我们更好地成长。所以,当身处沃土之时应扎根于时代,与时代同行。且看古时,孟轲成“亚圣”,少不了儿时孟母三迁的择邻处;房玄龄成名相,少不了太宗时期广纳谏言的环境。再看今日,十九大强调完善人才工作基础配套设施的政策,无疑是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作为生于二十一世纪、长于新时代沃土之上的青年,我们应把握好时代机遇,汲取知识踔厉奋发,与时代同行。
落于瓦砾,应不悲不怨拼搏而生。生于沃土对种子成长固然是幸运且有益的,但好的土地总是可遇不可求的,当落于瓦砾之时我们也当迎难而上,做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可观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不可谓不艰难,是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是跨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让党的这颗种子在风雨飘摇、举步维艰的瓦砾之间克服重重困难,成长成如今能够支撑中国前进的参天大树。瓦砾之间亦有裂缝,生于瓦砾也当孜孜矻矻,迎难而上,唯有如此方能破土而出。
无论是易于生长的沃土,还是环境恶劣的瓦砾,种子要想破土而出都少不了自身想要向上生长的奋斗之心。揆诸现实,多少人在新时代的土壤之上扮演着“佛系躺平”、“精致利己”的害虫,这是我们在本应奋斗的年纪应该做的吗?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可在此前提之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当代青年应当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应奋发进取。
《世说新语》有言:“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身为种子的青年,无论出于肥沃的厚土或是贫瘠的瓦砾,只要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上笃行不怠,用奋斗的汗水灌溉,挺过风雨的磨难,最终定能破土而出。
立意:贴合题旨,中心突出
本文观点鲜明,贴合题旨,紧扣材料。标题“生于沃土顺势长,落于瓦砾迎难生”一下子回应了两则材料,也清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落于瓦砾还是良土之间,都应扎根于土,向上而生。观点清晰易懂,且贴合材料,十分准确。
结构: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本文的脉络十分清晰,从标题、开头到结尾到不同段落之间的过渡,都环环相扣而又各有重点,呈现出“总-分-总”的严谨格局。开篇结合材料立论,接着分别写“生于沃土”和“落于瓦砾”两种不同环境应采取的人生态度,进而得出无论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应奋发进取,结尾再强调观点。各部分之间相得益彰,中心突出。
内容:酌古斟今,内容丰富
作者善于将现在、过去和未来一一对应,列举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全方位、多角度展开论证。同时,作者还有意识地将青年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现实性。这在高中作文中十分难得。
论证:善于举例,联系实际
作者善于列举古今事例,借其中的因果关系为观点作支撑;同时也多次结合现实生活来论证,既通俗易懂,又容易引发读者产生自己的思考。
语言:精炼生动,浅显易懂
文章虽无诗词名句的堆砌,但表意效果、论证力度却丝毫不察,全文言之有物,论证扎实。事实上,一篇好的文章,最吸引人的是它内在的逻辑性、语言的表现力和用词的准确性。能够很好满足以上几个要素,一篇好文章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环境育人,而人又会改造环境。从千万年前的荒莽大地,到如今各具人文特色的风景,人类便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繁衍成长,塑造属于我们的世界。其中历经多少艰难的坎坷,而未来又将创造怎样伟大的奇迹,这真是令人期待啊。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